正确认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阅读人数:1349 发布时间:2016/11/30 17:28:09
正确认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汽(H2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 (NO)、甲烷(CH4)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
省级、设区市、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温室气体核算工作?这个固然很简单,我国政府在国际上承诺了减排目标,毋庸置疑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的重要性。温室气体的减排必须是从源头抓起,需要逐级进行核算。
是不是所有的温室气体都需要计算?当然不是!京都议定书中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氢氟碳化合物(HFCs) 、全氟碳化合物(PFCs) 、六氟化硫(SF6)。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如何编制?其实我国政府已经制订了科学的计算方法。通常来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排放和吸收的温室气体信息的全面汇总。每一项的排放量通过简单的乘法运算即可获得,其中主要涉及活动水平数据与排放因子。活动水平数据:在特定时期内(一年)以及在界定地区内,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或消除的认为活动量。如燃料燃烧值、水稻田面积、家畜动物数量等。排放因子:与活动水平数据相对应的系数,用于量化单位活动水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或清楚量,如、单位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面积稻田甲烷排放量、每头牛肠道发酵甲烷排放量等。举例说明:计算江西省2010年水稻田甲烷排放量,首先收集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和单季稻的种植面积;第二步,查阅江西省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和单季稻的排放因子;第三步,进行乘法计算后汇总。
原创作者:北京恒泰利达科技有限公司